DNS出現及演化
網絡出現的早期 是使用IP地址通訊的,那時就幾臺主機通訊。但是隨著接入網絡主機的增多,這種數字標識的地址非常不便于記憶,UNIX上就出現了建立一個叫做hosts的文件 ( Linux和windows也繼承保留了這個文件)。這個文件中記錄這主機名稱和IP地址的對應表。這樣只要輸入主機名稱,系統就會去加載hosts文件并查找對應關系,找到對應的IP,就可以訪問這個IP的主機了。
但是后來主機太多了,無法保證所有人都能拿到統一的最新的hosts文件,就出現了在文件服務器上集中存放hosts文件,以供下載使用。互聯網規模進一步擴大,這種方式也不堪負重,而且把所有地址解析記錄形成的文件都同步到所有的客戶機似乎也不是一個好辦法。這時DNS系統出現了,隨著解析規模的繼續擴大,DNS系統也在不斷的演化,直到現今的多層架構體系
DNS概括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因特網上作為域名和IP地址互相映射的一個分布式數據庫,能夠使用戶更方便的訪問互聯網,而不用去記住能夠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數串。通過主機名,最終得到該主機對應的IP地址的過程叫做域名解析(或主機名解析)。DNS協議運行在UDP協議之上,使用端口號53。
DNS的分布數據庫是以域名為索引的,每個域名實際上就是一棵很大的逆向樹中路徑,這棵逆向樹稱為域名空間(domain name space),如下圖所示樹的最大深度不得超過127層,樹中每個節點都有一個可以長達63個字符的文本標號。
DNS的作用
DNS系統的作用
正向解析:根據主機名稱(域名)查找對應的IP地址
反向解析:根據IP地址查找對應的主機域名